在当今生育问题如此紧张地情况下保利配资,广西瑶族却有一对十分“特殊”的90后夫妻。
他们生活在深山之中,生活简陋,却在12年内接连生了10个孩子,原因只是因为丈夫不愿避孕。
他们是怎样带着10个孩子生活的呢?
韦国则和蒙秀萍的相遇这对夫妻两人都是瑶族人,丈夫叫韦国则,1991年出生,妻子叫蒙秀萍,1990年出生,比丈夫大一岁。
韦国则出生在广西河池都安县下面的一个小村庄里,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,条件非常艰苦。
在韦国则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,母亲虽然在家务农,但是挣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母子两人的花销,再加上村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,韦国则没多久就辍学了。
展开剩余87%蒙秀萍家在韦国则隔壁县里,家境也十分的贫寒,她的兄弟姐妹很多,父母又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,对蒙秀萍十分不重视。
蒙秀萍从小就没怎么上过学,十几岁出头的时候就自己去集市上卖东西补贴家用,年纪大一些后则外出打工。
韦国则和蒙秀萍是在广东打工的时候认识的,当时两人都才十几岁,年纪很小,因为没有好的学历,也不会什么技术,只能做一些基础上的工作。
这一年,他们在广东深圳的一家电子厂相遇,由于家境年龄相仿,两人很聊的来。
在厂里做工的日子十分辛苦,而且枯燥乏味,独自漂泊的韦国则和蒙秀萍都把对方视作自己的依靠,两人抱团取暖,慢慢的由朋友发展成了恋人关系。
2007年,十分相爱的韦国则和蒙秀萍决定结婚,但是由于没到法定结婚年龄,没办法领证,他们的“婚礼”只是简单的在村里摆了两桌酒席,把两家长辈凑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结束了。
接连生育10个孩子在回老家做了个见证后,两人很快又返回广东深圳打工。
2008年,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,这对年轻的夫妻十分的兴奋。
但由于蒙秀萍怀孕后需要多加注意,电子厂的工作环境不适合孕妇久待,夫妻两人讨论后决定让蒙秀萍自己先回老家养胎,韦国则则是继续留咋深圳挣钱养家。
年底时 ,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,但是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就出了一件怪事儿。
由于韦国则他家所在的村子是在山地上,平时边上没什么邻居,也很少有人来他家做客,所以门前总是静悄悄的。
但韦国则夫妻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,他们家门口前面就时常有人走动,还是青壮年,韦国则蒙秀萍两人都有些心里发怵。
一天中午,韦国则终于鼓起勇气叫住了经常在他家门口的那个人质问,没想到那个人却说自己只是看看孩子。
正在他们迟疑的时候,韦国则的母亲出来解释了这一切。
原来,韦国则并不是独生子,他只是被父母包养来的孩子,而这个行踪诡异的青年竟是他的亲生哥哥。
从小就被人欺负的韦国则因为突然有了个兄弟十分的激动,更体会到了父母常说的“多子多福”的思想。
于是,韦国则决定多要几个孩子,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后,他们又开始接连不断的生育孩子。
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保利配资,蒙秀萍只有在前两次怀孕时去了当地的小诊所里做了产检,其余的时候都是任由肚子里的孩子“不管不顾”。
除了怀孕期间十分不重视外,蒙秀萍的几次生产也是让人十分后怕。
原来,蒙秀萍后来的生产期间还正赶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政策的实行。
为了躲避政府人员的问责和罚款,蒙秀萍只敢在家里偷偷的生产,让韦国则的母亲帮忙接生。
从2008年到2020年为止的十二年中,韦国则夫妻二人一共生育了10个孩子,可以说这十几年间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生育,几乎是每年都有一个孩子出生。
由于一直在接连不断的生孩子,蒙秀萍从2008年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出门上过班,而仅靠韦国则一人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持这个大家庭的开销。
随着孩子越来越多,妻子和母亲根本就照看不了,韦国则不得不离开深圳,回到老家边种地边照顾孩子。
拥有10个孩子后的艰难生活当记者来到韦国则家里的时候,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到 30 平方米的木屋。
屋内的设施也十分的简陋,只有能够勉强够孩子们挤着睡觉的几张床,一张吃饭的桌子,还有几张凳子。
一家老小都是瘦骨嶙峋的状态,身上的穿着也十分的破旧。
经过记者了解,他们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韦国则做杂工的收入。
为了多挣一些钱,只要地里面没活儿的时候韦国则就出去打零工干苦力,有时候一天能挣200元钱。
但家里的经济条件还是越来越困难,一家十几口人基本都是在靠当地政府发的低保勉强过日子。
为了省钱,韦国则在地里面种了一片玉米,一家人常年吃玉米糊糊。
长期的频繁生育和营养不良使蒙秀萍的身体收到了很大的损伤,她的腰椎已经严重变形,身体十分虚弱畏寒。
人也迅速的衰老,明明她与丈夫年龄相仿,但看上去却已经像是四五十岁的样子了。
几个孩子们也是勉强过活,他们身上穿的都是村里的邻居送来的旧衣服,经常是大的穿完小的穿,几乎没买过新的。
孩子们的“玩具”也十分简单,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 ,拿石头打个水漂。
接连生子的原因因为孩子太多,韦国则甚至有时都记不住孩子的名字,还要找户口本才能想起来。
当记者问道韦国则为什么要这么多孩子时,韦国则无奈的表示,其实到中间他们已经不想要孩子了,但是因为不会采取避孕措施只能继续生。
而记者提到一些避孕手术时,韦国则一脸的不信任,他听说做这些手术以后干不了重活儿,他还要挣钱养家,绝不能做手术。
虽然他们主观上不想再要孩子了,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,成长于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中,对于现代科学的避孕方法几乎一无所知,没办法从根源上阻止怀孕的发生。
鉴于韦国则一家的特殊情况,采访过后,政府对他们提供了一些帮助,为他们提供了150平的安置房,还提供了对口帮扶等补贴,使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。
现在韦国则也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,他依旧努力挣钱,希望能够供孩子们上学,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。
发布于:河南省振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